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猪猪快跑Ⅱ—三十而立
  • 自助游西北 1 ——乌鲁木齐
  • 南疆行2002之流水帐
  • 难忘夏日双周之北疆之旅
  • 旅疆散记2
  • 新疆日记
  • 神秘的博斯腾湖
  • 全疆游行程安排
  • 博格达峰攀登纪实(三)
  • 博格达峰攀登纪实1
  • 西域风情记——南疆篇  
    多自制的日用品及食品,我们毫不在意已经吃过早饭,继续在街上的小摊享受着美食。
    今天的行程是要赶到那拉提镇,天气依旧寒冷,而此时又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今天路过的小镇会特别少,所以当我们到达巩留县城时,果断地在一家锡伯族大饼店吃中午饭。锡伯族人主要分布在东北等地, 1764年,锡伯族人被征调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随军家属2000余人,现在新疆的锡伯族人便是他们的后代。所以锡伯族大饼便是北方人擀的发面饼。
    从巩留到新源县一路都在修路,只能改道而行,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拐到了农村的小路上。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棉花地,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看到了最原始的维族农家。好不容易出了农村小路走到了大路上,此时,就遇见了大批大批的哈萨克牧民在转场。哈萨克人每年到秋季、春季,都要赶着牲畜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或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 每到秋季转场,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长距离迁徙,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浩浩荡荡地前行,走到哪,就在哪宿营。在转场的途中,男人们骑着骏马,他们的女人、孩子及毡房在骆峰之间摇晃。牛羊在扬起的尘埃中闻到了远方的气息。在四季不断的迁徙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哈萨克人找到了生活的诗意和存在的真谛。
    到了那拉提镇已是傍晚,我们住在三合宾馆,这家宾馆是个家庭旅馆,因为答应给我们供暖和提供可口的饭菜所以才选择了这里。后来一打听,这家庭旅馆的小姑娘是那拉提草原售票处的,我们立即怂恿李师傅上去搭讪,插一面彩旗后给我们明天的逃票做准备。等待晚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由于厨房设备不全,外加客人还特多,吃到晚餐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的事了,小镇上电力供应不好,菜刚上来还没拿起筷子全镇就停电了,小姑娘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蜡烛给我们点上,我们只能安慰自己“享受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吧”。菜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刚一上来不久就被我们一扫而空。吃完饭,大家带着满意的笑容入睡了。

    西域风情记(九)——翻越天山达坂
    小姑娘非常大方地让我们逃了两张门票,只有16公里长的那拉提草原是美丽的。由于下了雪,绿色的草垫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就这张绿茸茸的毡毯一直延伸向远方的雪山,这张毡毯仿佛是从蔚蓝的天空和雪山的圣洁中铺展下来的,一直铺展到你的眼前,一直铺展到你的脚下,牛羊的欢叫、牧人的毡房,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让你感觉到这一切非人间所有,它只能来自天上,而那拉提草原恰恰有着“空中草原”的美誉。
    天山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它将新疆分成了南疆和北疆,天山南北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观与风土人情。由那拉提草原到巴音布鲁克要穿越天山之旅,我们的车一直在海拔3000多米的路上行进,翻越了多处险要的达坂,此时的达坂已是白雪皑皑,一片苍凉,行进在这条路上很少见到生命的迹象,然而,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和对天山的想象会振奋你的情绪,我们下了车,在没过膝盖的雪地里拍照留念。经过五百多米的防雪走廊,再翻过几座山口,便到了南疆的地界。
    我们的车在离巴镇的12公里处坏了,李师傅要连夜从乌市调配件过来,于是在路上帮我们截了部北京吉普,让司机先带我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第2页、共10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