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酒店动态 >> 正文 | ||||||||||||||
|
||||||||||||||
|
||||||||||||||
时间:2009-12-19 10:10:25 来源:北京商报 不经意间,到了和2009年挥手作别的时候。对于中国酒店业来说,2009年可谓是一波三折,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打击,一度让高星级酒店的出租率饱受打击,但随着一系列营销措施的出台,高星级酒店又呈现出回暖的趋势;2009年经济型酒店成资本“新贵”,7天酒店的上市、诸多经济型酒店品牌的扩张在重塑着行业格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09年酒店业内发生的八大事件。 2 经济型酒店“细分品牌”不断出现 今年4月8日,由锦江国际酒店旗下锦江之星经营管理的百时快捷酒店品牌正式在京启动,酒店通过缩小房间、减少服务人员、取消电话设备和餐厅来降低成本投入,北京地区的房价在99-145元之间。虽然硬件设施上会比普通经济型酒店简单,但是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及相对“青年旅舍”更加独立的客房环境,受到很多低端消费群体的热捧。而在此之前,格林豪泰、汉庭均推出各自品牌的“百元酒店”。 在一部分经济型酒店“向下”开拓市场的同时,一些经济型酒店选择了“向上”,如家于2008年12月推出了新品牌“和颐”,桔子酒店旗下则有高端品牌“水晶桔子”。 这类酒店大都采用四星级酒店标准装修,目标锁定在中高端商务人士,而房价却低于三四星级酒店。 点评:随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成长期,越来越多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向细分市场进军。但细分的过程不应盲目,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厚认为,虽然都是经济型酒店,但适合自己的潜在市场是不一样的,若想细化市场一定要经过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潜在市场,再进行具体的战略规划。 3 12点退房“寿终正寝” 在今年9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09年8月修订版)中,删去了原来关于“12点退房”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饭店应在前厅显著位置明示客房价格和住宿时间结算方法,或者确认已将上述信息用适当方式告知客人”。虽然,该规定只是行业参考,不具备强制性。但这一修改对于长久以来的“12点退房”之争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 对此,部分酒店仍然坚持“12点退房是国际惯例”,而大部分酒店则将“延时退房”当做一种让利条件,而并非一种制度在执行,例如酒店会员、行政楼层的客人可以享受延时退房的待遇;对于普通客人则需根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