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景点新闻 >> 正文 | ||||||||||||||
|
||||||||||||||
|
||||||||||||||
时间:2010-8-9 11:25:56 来源:江西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编者: 龙虎山赢得了“金字塔尖的荣誉”!此时此刻,丹山碧水展笑颜,龙虎山人齐欢腾;此时此刻,世界的目光聚集这片神奇秀美的山水。 漫漫申遗路,拳拳申遗心。回眸龙虎山成功申遗之路,探寻龙虎山成功申遗之道,总有一股情感在涌动,总有一种精神在激荡。 心有多大,梦有多大,放飞申遗梦想 龙虎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洞天福地。长期以来,龙虎山致力于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立项目,争资金,打基础,赢得了一系列金光灿灿的桂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等,还有“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 世界遗产,是世界上现存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要素顶级品牌,是全人类珍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全球公认和极高的关注,且因其申报程序复杂、竞争激烈,申遗被称为是摘取“金字塔尖的荣誉”。2009年,全球有890处世界遗产,我国拥有38处。 胸怀全球,放眼世界的龙虎山人把目光凝聚到“塔尖上的荣誉”。因为,龙虎山有这个条件,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责任。 丹霞胜景、道教之源和崖墓之谜,并称龙虎山三绝。素有“龙虎丹霞天下稀”美誉的龙虎山“丹山如画”,峰林、石柱、一线天等23种丹霞地貌景观摄人心魄、令人称奇。与丹霞奇景交相辉映的是“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龙虎山自然生态和谐,“鸟类活化石”中华秋沙鸭在泸溪河边栖息越冬。龙虎山丹霞地貌种类繁多,自然形态保护良好,具有极高的地质学和美学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赵逊教授认为,龙虎山是“世界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斯图尔特称赞龙虎山“自然风光与当地地质与人文景观结合得妙不可言”;国际自然遗产保护联盟沃夫冈·伊德等4位专家对龙虎山啧啧称赞:龙虎山的山水像图画一样美丽,龙虎山有理由成为中国丹霞申遗的“领头羊”。 众多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广大游客的心驰神往和让世界共享这份人类宝贵财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愿望,更加坚定了龙虎山申遗的信心和决心。 谋定而动,倾力联动,凝成申遗合力 2001年,龙虎山着手申遗;2004年,正式递交了申报报告;2006年,拿到了申遗“通行证”;2009年,纳入“中国丹霞”项目;2010年,申遗成功。 从申报自然和文化“双遗”,到申报自然遗产,从单独申报,到联合申报,龙虎山人审时度势,正确抉择。事实证明,这一系列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科学之策。 申遗,是全省、全市人民的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支持配合。 国家有关部委始终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省、市领导高位推动,亲临一线指导,省直、市直相关部门和驻鹰单位全力配合,景区干部群众热情参与,形成一切为了申遗的合力。申遗是大局,申遗是中心。在这其间,移动、电信、联通、供电、交通、林业、石化等许多部门放弃本部门利益为申遗顺利实施亮绿灯,为申遗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环境整治是关键,是难题。龙虎山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资金补偿到位。景区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涌现出自拆有碍观瞻建筑的龙虎山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