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文
  美图欣赏

胶片中的天堂 电影外景寻梦之旅

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

中国馆始试行电子预约券 园区出入

TripIt联手Orbitz for Business推
  相关文章
京城第一高楼即将使用 24K金箔装饰墙面
手划船京城公园难寻:泛舟湖上 让我们荡
四川成全国唯一旅游标准化试点省
世博旅游暑期五大提示 价格不是唯一考
北京特价机票折扣低 6月出游京城好时机
京城十大最美的院落餐厅之推荐四(组图
京城十大最美的院落餐厅之推荐三(组图
京城十大最美的院落餐厅之推荐五(组图
京城十大最美的院落餐厅(组图)
京城十大最美的院落餐厅之推荐二(组图
京城唯一“评书茶馆”面临关张  

时间:2010-8-9 11:26:03 来源:乐途游民部落

“一张铁嘴道不尽金戈铁马”。康龄轩是目前唯一能听“茶馆评书”的地方,近日却面临关张。老艺人马岐对该技艺的前途深表担忧。

三年庆典或成告别演出

68岁马岐是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之子、评书大师陈荣启之徒。昨日,后海鸦儿胡同的这处茶馆一片宁静。马岐早早来张罗晚上的三周年庆典。“或许是告别演出。”马岐说,从2007年至今,一部《隋唐》由秦琼卖马,说到罗通扫北,还未说完。

马岐说,房租到期,房东不再续租了。茶馆经营者李芹说,房东已催促,但她希望将三周年演出办完。

能维持3年已属不易

“评书就得到茶馆听。”马岐说:“能看艺人一招一式,茶馆小吃也美味。”李芹说,康龄轩可容30来人,30元一位。三年来,观众维持在二三十人。只能以其他收入弥补,能维持已不易。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崔琦说,目前,“茶馆评书”仅此一家,该技艺已陷困境。

“80后”粉丝激励经营者

昨晚,观众中不少是年轻人。从事销售的“80后”潇潇说,已听马老师说书2年,其对历史尤有兴趣。潇潇说,不少粉丝是青年人,他们边听边录音,发到网上。“年轻人不懂评书,但到茶馆一听就喜欢了。”马岐说。李芹说,有“80后”捧场,让她坚定信心,“不能续租就换地方开。”

探因

娱乐丰富 评书失宠

马岐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市民休闲方式丰富起来:看电视、泡吧、卡拉OK。评书渐渐失宠。原来的评书阵地“茶馆”改作他用,评书的声音从茶馆转到收音机中。2004年,评书大师连丽如曾在后海支持开办“明月楼书场”,但3个月后关张。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崔琦说,各类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很少有人听评书,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和中年出租车司机还保留着听评书的习惯。

后继无人 难传绝技

马岐现有7个弟子,基本从相声转行,很少有人从小学习评书。

“行业百种,唯有评书难习。”马岐介绍,学评书,要求有超常的记忆、很强的表演能力、较好的文化底子及形象。不但要有天赋,还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另外,人才培养周期长也让评书继承无人。

录制评书 收入微薄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崔琦说,如今想靠评书吃饭只剩下电台和授课两个渠道。一部评书从创作到录制需要消耗很多精力,可录制完一期评书赚的钱却很少。

“茶馆评书不挣钱,所以只剩这一家了。”崔琦表示,马岐曾想借助电视带动评书发展,但一方面投入高,一方面又难以获得好的播出时间段,难吸引广告,只能不了了之。

【茶馆评书】

“茶馆评书”的特点是“一人独说,不用家伙,惟有醒木一块,纸扇一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涌现出许多著名评书艺人,如双厚坪、陈士和、品正三、连阔如等,仅天桥一带就有福海居、五斗居、同合轩、同乐轩、雅园、六合茶楼等评书茶馆60多处。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酒店预订 | 特价机票 | 旅游论坛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