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风土人情 >>民族风俗
  相关文章
  • 井冈山奇特的婚俗
  • 井冈山祭窑风俗
  • 2005年藏历节日日期对照表
  • 藏族酒文化酒歌酒俗
  • 广安民俗风情
  • 华蓥山抬幺妹
  • 川东农家文化节
  • 民族节日
  • 姊妹饭节:苗族青年择偶节
  • 风俗:正月十五捏生肖
  • 岳池灯戏  
    随着时间的演变与灯戏的发展,演出人员逐步形成有一定表演水平的队伍。到明清时候,灯戏更加时兴,不管是创作的剧目,还是道具、服装,都有一定的进步。规模也有所扩大。照明的灯也比较讲究了。这灯分主灯与台灯,主灯比较大,不但可以为演出照明,还可显现演出班子的标记,装饰着各具特色的图像,有的甚至绘上灯班的节目,起着广告的作用。而台灯则挂在场地的一角,一般有四盏,分挂在四角,这四角的灯是固定的。除此而外,也有八盏、十六盏、二十四盏的,还可以挂更多,而且形式多种多样。灯的多少是根据演出的规模与观看的人数来确定的。这些灯可以因演员的需要而移动,灯戏因在灯的照明下演出故名。

        灯戏的道具,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最早没有什么专门服装,后来才按照剧情的需要而设。如古代戏就配以简单的古装。乐器开始也是盆、盘、碗等可以击出声音的用具,后来才逐步变为二胡、唢呐、锣、鼓等。

        灯戏的规模不大,因戏中角色只有两三个,所以最早一般一两人,后来剧目增加,到了明清,其他戏剧的兴起与

    页码:[1] [2] [3] [4] [5] [6] 第3页、共6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