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国外游记
  相关文章
  • 澳大利亚三大城市
  • 巴斯:精致而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
  • 美国小镇的“冰冻死人节”
  • 享受午后时光的维多利亚
  • 泰国爱心游:修校舍做助教
  • 城市剪影 奥尔登堡
  • 托斯卡纳 空气穿透你的心扉
  • 风车讲述的荷兰
  • 巴西萨尔瓦多:*很有亲和力
  • 墨西哥的仙人掌世界
  • 英国伦敦 千年船坞区的重生  
    变成了闹市。上一个世纪60年代初伦敦的船坞区还在急急忙忙地加建船位和仓库,但是时移世易,到了60年代末这儿就变得一片萧条。

      当时由于集装箱的出现和世界范围内航运业的改变,泰晤士河边的码头一下子就变得没用了。在这儿生活的工人、老板都必须要面对这看不到尽头的冷清。从前是忙不过来,现在是人浮于事。老板们要改变策略接受集装箱也不可能,根本没地。不断上升的工钱、伦敦市中心繁忙的交通,也都不利于这里变成集装箱码头。要保持繁荣,旧路是没有了,必须要找到新路。

      起死回生的新思潮

      不过可说幸运的是当时关于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已经悄悄展开,并且进入了立法阶段。1968年的“市镇和郊野法”在体制上确立了公众参与施政的权利。在公众权利高涨的情形下,有不少新的交通政策和计划,使公众出行更为方便。同时也改善了不少地区的交通状况。1972年的“本地政府法”重新画了行政区,通过对所属计划的取舍,把流出了城市的财政资源取了回来。1977年的白皮书强调了在工业、住房、商业上私人财团参与

    页码:[1] [2] [3] [4] 第2页、共4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