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西
  相关文章
  • 穿越孟屯河谷——上孟至米亚罗(二)
  • 2004年5月川西北甘南单车游记(三)
  • 2004年5月川西北甘南单车游记(二)
  • 2004年5月川西北甘南单车游记(一)
  • 沃日土司堡——一个没落贵族的背影
  • 驴在川上行(day 1)
  • 为了忘却的记忆(2)
  • 毕棚沟春游记
  • 九寨沟夫妻悠闲游
  • 相见恨晚--西南行的20天(五)牟尼沟苦旅
  • 继续答谢读者,贴非密最密的一篇游记  
    爬上二层,七八个藏民正席地围坐在火塘边;大家一起礼貌的“扎西德勒”后,我们席地坐在了待客的火塘右侧。——昏暗的灯火下,呈现的是几近原始社会的场景。
    “帽子”告诉我说,藏民男子除了盖房子外基本不干体力活,所以一样有汉人的“重男轻女”。但是当家的一定是家庭里面的老大,不管是男是女。“帽子”指指老大,我就把药品送给她。
    当家的很高兴,站起来给我们现打酥油茶。看到黑黝黝的酥油茶桶,黑黝黝的杵杆,当家的黑黝黝的衣裙、手臂,打出来的黑黝黝的酥油茶;“汕头组”几个就只好“感情浅,舔一舔”了。我记得以前看过的书上说,藏民招待你酥油茶的时候,至少喝上两碗以上,主人才会满意。再说,我属于不折不扣入乡随俗的家伙,于是主人一客气用藏语说喝茶,我就喝。不知不觉喝了七八碗。
    “帽子”告诉我说可以拍照,我就站起来拍了几张。火塘对面有一个藏族姑娘,十五六岁的样子,很漂亮。可是我一举起相机,她就遮住自己的脸。“帽子”告诉我说,老在藏民家里串,前几日有人给说了一个藏族女孩,比这个女孩子还要漂亮很多。
    我笑:“那就娶来做老婆呀!”
    “帽子”也笑:“我正在犹豫呢!”——看样子,他好像还真的是在犹豫。

    “帽子”指指火塘里面一大锅冬瓜,说是自己昨天送给他们的。这里除了土豆什么也没有了,所以亚丁的藏民们吃饭几乎没有菜,每天都是藏粑或者青稞饼,就着几口酥油茶。送其它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就只好送冬瓜。
    “帽子”说送点菜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十五六岁的藏族女孩子正在生病。
    我问“帽子”哪儿来的冬瓜。“帽子”说:每天他都给下山去稻城的司机一张纸条,托他们下次上山把上面写的东西再带上来。这样他每一次去藏家坐坐,都不会空手而去。就这样把这里的藏家转遍了,大家对他也都很好。
    我知道,稻城也根本没有蔬菜,蔬菜都是从外面运来的。我忽然觉得,我应该尊敬这个始终戴着帽子的成都小伙子。

    这家藏民的儿子有一个做了扎巴,是“帽子”新认识的朋友。正在聊天的时候,他回来了。是一个很帅的藏族小伙子,难得的是会一些简单的汉语。
    “帽子”说这家伙最近不想做扎巴了,估计是爱上了一个姑娘。上次看见扎巴,扎巴还说想喝酒。
    “帽子”象变戏法一样从怀里掏出一瓶白酒——无疑也是从稻城带上山的。扎巴把酒倒在手心里,舔了舔,笑了。笑的时候一口雪白的牙齿。
    扎巴拿来几个碗。“汕头组”不但不想喝,还想走人了。“帽子”和我相视一笑,各自指了指自己面前的碗。
    我记得书上说过:到藏民家做客喝酒,最开始的时候,要用右手中指蘸酒,向空中弹洒三次,然后满杯饮干。
    扎巴,“帽子”和我端起碗,敬天敬地敬父母,然后一饮而尽。
    主人家高兴了,扎巴也笑了。“汕头组”唯一的那个老爷们儿,低头看了看那一碗始终没有喝完的酥油茶;又看了看“帽子”和我面前重新斟满的酒。

    他们开始吃饭了。青稞饼从这边地上传递到另一边地上。
    在现代人的眼里,他们的生活何止是单调清苦

    页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19页、共28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