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文
  美图欣赏

丹霞山捕获世界“心弦” 实力证明

Priceline全球搜索引擎营销覆盖率

TripAdvisor的电子邮件营销案例分

四川著名的美女村 男人最爱的艳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土族纳顿节 世界最长狂欢节  

时间:2010-10-12 11:32:17 来源:乐途游民部落

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了当地原住民宗教信仰中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可以说,纳顿乡傩舞多样化的组成元素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土族聚居区内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因而都极富研究和传承价值。

传承价值

据民和县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土族纳顿节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由古代傩舞发展而来的乡傩民俗活动,而以傩舞发展而来的民俗活动能流传到现在的已经比较罕见。”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纳顿节因为流传历史久远、流传区域内民众宗教信仰相同,因而成为各个土族村落连接和交流的纽带。

“纳顿节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活动的阶层广泛,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纳顿节不像其他松散的民间庙会,而是具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因为持续时间特长,狂欢期间涉及各个乡村管理和生产问题,因而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这些特点都使得纳顿节具有非凡的传承价值。

纳顿节除了是土族人喜庆丰收、祭祀鬼神的宗教节日,还是土族人重要的社交游乐节日。纳顿节的这段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既是民和地区土族人最隆重、热烈的节日和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土族人访亲探友,商榷儿女婚嫁、调解纠纷、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等社会交流活动。纳顿节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形象地用多种方式展现了土族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土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我国众多游牧民族封建化历程的一个缩影。

“继承和研究土族纳顿节文化,有利于在土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研究土族文化。”民和县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纳顿节傩戏艺术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远古生活的具体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远古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种活形态、原生态的文化。研究纳顿傩文化对于研究整个傩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纳顿节作为青海省所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也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

上一页  [1] [2]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酒店预订 | 特价机票 | 旅游论坛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