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国内旅游资讯 >> 正文 | ||||||||||||||
|
||||||||||||||
|
||||||||||||||
|
时间:2010-12-20 11:38:31 来源:乐途游民部落
图片说明:原定行程复旦学生“野黄山”遇险示意图。刘建平制图 12月11日,黄山。天气虽然说不上好,但对于资深“驴友”盼盼来说,这样的天气不算太糟,作为其他17名“驴友”的领队,盼盼对2天1夜的旅程充满信心。 盼盼他们要走的,是一条被称为“穿越野黄山线”的越野探险路线。所谓“野黄山”,指的是黄山景区尚未开发的部分。这些地方没有门票与围栏的限制,当然也没有指示牌、手机信号,和你所能想到的一切救助设施。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的两天里,他们遭遇了迷路、寒冷,和一位救援民警的死亡。 顺利开始 12月11日晨,这支探险队从黄帝源出发。“一切都很顺利。”一名队员这样回忆。 这支18人组成的探险队包括10名复旦在校学生、4名复旦校友,另外4人是他们的朋友。通过复旦大学的网络BBS“日月光华”,他们报名参加了这次探险。 参与这次活动的不少人,都是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下称“登协”)的成员。每年,“登协”会组织一些探险活动,但对于这次探险,“登协”否认是他们组织的。复旦大学发布的公告也称,这次活动“是个别校友发起,校内学生和校外人员个体参与的自发性学生活动,并非社团组织。事前未报告学校”。 “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线路,许多人走过,也有许多攻略。我们队伍中就有一名女队员曾经走过。”这支探险队的压队、“登协”的前任会长小唐这样告诉早报记者。压队是指探险队中走在最后的队员,通常经验丰富。小唐认为,这支以大学生为主的探险队,“经验、体力、技术、装备都很齐全,我们携带了GPS仪器和等高线地图。” 头一天的旅程一如期望的那样,十分顺利。当晚,他们按计划在一个名为通天塘的地方露营。 GPS落水 12日中午,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让旅程蒙上了一层阴影——队伍用来定位的GPS仪器,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无法开启。 “当时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判断继续走。毕竟这是条成熟的线路,沿着路径走就可以了。”小唐告诉早报记者,但是,在走到一个河口的时候,他们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根据民警与探险队员们回忆,河水在这个河口处被一座大山分成了两条支流。他们沿着其中一条支流继续前进。 接连降下的大雨,让探险队不得不在下午4点停下了脚步。虽然GPS仪器被水打湿,但此时他们已经顾不上可能会损坏仪器。“我们强行打开了GPS,虽然有一点损坏,但还是能显示经纬度,根据这个经纬度可以确定,我们离云谷寺只有500米的距离。”这个消息着实让他们振奋了一阵,“这点距离,不管是什么样的路,一个小时肯定能走到。” 但当探险队员们沿着GPS的提示向云谷寺方向前进时,一面绝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小唐不得不把队员们召集到一处地势略高、不会有被河水淹没危险的河谷处,开始商量对策。“回撤是不可能的,雨下得太大,随时可能涨水,很危险。天又黑了,道路湿滑,所以往前也不可能。”进退两难,他们决定在这里扎营,“因为当时判断不出要怎么走,我们选择了报警。” 漫长等待 12日晚,天气寒冷,探险队的成员们用4个帐篷搭成了他们的临时营地,将外帐拉开用来防雨。帐篷内,18个成员钻进睡袋,男生在外圈,女生在内圈。 “当时我们的状态其实还可以,但是因为东西被雨淋湿,所以感觉有些冷。食物方面,也勉强能应付。”小唐介绍,他们准备在这里先过上一夜。 那个夜晚,许多人都一夜无眠。不少队员的手机被水淋湿,山中信号又差,他们只能断断续续地通过电话、短信与外界取得联络。小唐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将自己所在的坐标发给了一位在户外探险界十分有名的“牛人”,他也曾经走过这条线路。“他告诉我们,在我们东北方150米的位置,就有一条路能出去。” 这个消息令队员们略略安心。但由于天色已暗,能见度极低,雨水和青苔让道路变得无比湿滑,他们决定留守在营地里。 “虽然天气寒冷,但当时并不太紧张,一切似乎还在掌握之中。”小唐说,他们准备天一亮就派4个人往上下两个方向探路,“翡翠谷一线是非常经典的路线,两边必然会有一条路。” 搜救迅速 “上海来黄山旅游的探险队,在翡翠谷迷失方向,走不出去了!”12日下午6点许,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云谷寺派出所民警最先接到报警,并迅速上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 |
||||||||||||||
|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