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 ||
您现在的位置: 快乐旅行网 >> 旅游新闻 >> 旅闻 >> 正文 | ||||||||||||||
|
||||||||||||||
|
||||||||||||||
时间:2010-8-14 12:04:18 来源:和讯网 在企业投资总额、注册资本等方面标准将提高 3年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现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的一纸通知,将国内新成立经营客运业务航空运输企业的通道几乎全部堵死。如今该“禁令”大限将至。8月上旬,《华夏时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得知,民航局正在酝酿重开行业入口,并通过新的行业准入标准提升参与企业的资质,以规避此前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的“门槛太低造成乱象”之境况。 航企审批有望年底解禁 “民航局正在酝酿重新开放已经暂停3年的新设立航空公司申请,”一位现居北京的资深航空媒体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说,“很可能在今年底,民航局会出台新的行业准入标准,重新开放设立新航空公司的审批。” 但记者从民航局方面并未得到关于此事的进一步信息,民航局办公厅一位人士13日在回应本报记者关于此消息的询问时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因此无法说(此事)有或者没有,”并认为,“这样的消息很奇怪。” 2007年7月,民航总局发布《民航总局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2010年之前民航总局将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对已受理的申请严格审核,每年批准筹建的数量不超过3家。” 而在2008年初召开的民航工作会议上,时任民航总局党委书记、代局长的李家祥亦强调了此前《通知》中这部分规定,李家祥表示,3年之内民航总局不会审批关于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对于已经受理的申请,每年审批的数量不超过3家。 但“禁令”并非完全堵死新成立航空公司的通道,对于“筹建货运航空公司、主要使用外国飞行员、在申请时承诺主要利用夜间时刻运营;申请筹建的航空公司使用国产飞机,注册及运营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筹建申请”,民航总局表示将继续予以支持和鼓励。 此后3年间,除了友和道通航空有限公司、顺丰航空有限公司两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以及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先后在2007年底、2009年底以及2010年初获批筹建之外,国内再无其他新航空公司筹建申请获得批准,而这3家公司也都是在“禁令”之外得到民航局“支持和鼓励”范围之内的企业。 另一位供职于民航某机构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进一步证实了此消息,该人士表示:“按照此前的规定,今年之前不再受理新公司成立的申请,如今这个时限已经到了,而行业现时的状况与当年有了很多不同,因此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并不奇怪,只是调整的方式需要慎之又慎。” “壳”少僧多 “不放开怎么办?那么多机场谁来养活?”一位曾供职于民航系统的人士对本报记者直言:“目前国内87%的机场投资回报率是负值,航空公司必须考虑到自身效益,不可能在客流稀少的地方开更多航线,很多机场航班量少得可怜,”而“因为国内季风气候的影响,机场跑道建成3年后就必须重新修缮,那些赔钱的机场上哪里去拿这笔钱?” 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课题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状况。该报告中披露,长期以来,我国机场业发展中存在区域机场密度、机场业务量、机场收入来源不平衡的现象。以机场业务量为例,2008年所有通航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有47个,占全国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的95.49%;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有10个,占全国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的56.87%;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的34.62%。总体来说,大机场在全国机场业务量中的比重过高。 “目前国内飞支线很难赚钱,又有高铁网规划的威胁,所以航空公司无论在运力投入上还是航线网络规划上大多没有将支线作为重点,”而“此前一些明确提出将以支线业务为主的航空公司也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干线运输中去,其实也是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一位供职于国内某航空公司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根据2008年发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 |
|
|
Copyriht 2007 - 2009 ©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