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北
  相关文章
  • 北京密云云湖度假村
  • 细说04’北京自助游(三)
  • 3晚2天的北京商务加瞎逛
  • 登红螺山记
  • 冬日北京3日游
  • 去年的烟花特别多
  • 龙庆峡一日游 纪实
  • 正版“全聚德”
  • 幽默的北京 – 防空洞篇
  • 北京—青岛骑车记事(路线版)
  • 走入民居  
    居民难以多建房屋,把一间屋子居中分开成两片,也便于以后的分家。
      内蒙的帐篷、新疆的毡房——易取的建材是牛羊皮毛,又便于游牧民族的迁徙和移动。
      喀什的夯土房——缺少木头和石头,就只好用砂土作为主要建材了。
      丽江的山地民居、大理的白族民居——易取的建材是石头。
      陕北的窑洞。首先是经济落后,打窑洞营造房屋省钱省料;黄土高坡的粘土开洞后不会坍塌,保证了可居住性。窑洞冬暖夏凉。
      湘西的吊脚楼——易取的建材是木材、竹子等等。

      3.多民族的互相交流学习:比如唐宋时期的宫殿偏于素色,向少数民族的金朝学习之后,宫殿改为今天人们所见的金碧辉煌;包括生活习惯,中原的跪坐改为立座也是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北京的白塔寺白塔,是尼泊尔建筑大师的作品;而作为喇嘛庙的雍和宫,又明显有汉族宫殿的特色。白族民居的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形式同徽派民居又非常相似等。

      4,主导民居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营造型制。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安徽歙黟的徽派民居(18个天井、36个门、108个窗子)、山西平遥的日升昌票号、乔家大院;山西丁村的晋派民居;云南喜洲的白族民居(三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已经各自形成了成熟的营造体系。很多空间都做的非常高明。



    四、中国古民居的一些“抗震规范”

      1,收分。
      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天安门;藏族民居、寺庙;丽江的山地民居等都有自下而上的向上收分,整个建筑象一个梯形台,这样的建筑形式有利于抗震。当然天安门的收分还有一个视觉设计的成分,让天安门看上去比实际效果显得更为高大。

      2,“墙倒屋不塌”。
      中国独特的榫铆结构使得地上建筑同地基并非死死铆和。当遭遇地震力的时候,与地基柔度粘合的地面建筑就会随地震力摆动,犹如太极般顺势消化地震力——如同今天的钢结构。另外作为维护作用的墙体与作为支撑结构的木构架分建,遭遇地震的时候墙体倒塌,木构架玩太极,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居住人群的安全。

     

    页码:[1] [2] [3] [4] [5] [6] [7] 第5页、共7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