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华夏名胜   世界景点   旅行游记   风土人情   旅游常识
首页 >>旅行游记 >>华东
  相关文章
  • 杭州四日游的推荐线路
  • 去嵊泗千万别吃鸡
  • 杭州西溪湿地实地游
  • 九咆界的秋------亦爽!(之一)
  • 【鸾飞游记】大梦江南(6)
  • 海宁嘉兴一日半务实功略
  • 西溪的深秋
  • 蓝朝部落:台州划岩山之旅PP
  • 范 蠡 之 死
  • 宁波“十一”行
  • 【鸾飞游记】大梦江南(5)  
    i/images/200510/LFFW29003102734.jpg" width=556>
    (盖叫天墓)


    十六、杨公堤

      与老颖约了五点在曲院风荷碰面,其时尚早,我便沿着西山路信步北行。一路上从丁家山到毛家埠,再到杭州花圃,两侧美景让我接连咂舌,应接不暇。

      西山路本与苏堤、白堤一样,是有姓氏有来历的,却不像苏堤和白堤那样为世人所知。其实非但西湖的名胜景观,西湖本身也如同朝代一样,有兴有废。唐宋时兴,元朝时废,直到明宣德年间,杭州复兴,修整西湖一事才被朝廷重新想起,又拖到杨孟瑛出任杭州郡守,才排除万难,真正开始了浚湖的工作。历时一百五十二天,终于恢复了西湖旧观。浚湖所生的淤泥,照例是筑堤,除了加固苏堤外,其余便在苏堤以西筑起了一道与其平行的长堤。

      或许是因为浚湖筑堤一事得罪了占湖圩田的那些权贵和富豪,在这项工程完工仅一个月后,杨孟瑛竟因浚湖无功、浪费国库的罪名而遭到弹劾,不知被发配到哪里去了。但因西湖新生而受益的人们还记得他,遂将新筑起的那道堤称为杨公堤。

      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公堤以西的湖面逐渐淤浅,至清代,杨公堤便湮灭不再了。建国以后,这里称作西山路,直到2002年,杭城人启动了“西湖西进”工程,西山路复名杨公堤,重修堤上与苏堤“外六桥”相对应的“里六桥”,终成三堤凌波之势,更为西湖增添了新的荣光。

      我上杨公堤时,恰值国庆前夕,长假未放,游人寥寥,尤其是在毛家埠景区和杭州花圃内,诸多建筑新近落成,却空无一人。毛埠水畔的芦苇荡、幽静神秘的茅乡古道、野趣横生的浴鹄湾、近水楼台的天泽楼、端庄古朴的毓秀桥、典雅清秀的小隐园、空阔大气的莳花广场……仿若走进了世外桃源,无一不让我惊叹。

      当我走进菊隐小筑,透过古朴的木窗,看到窗外夕阳下的竹影时;当我迈过溪流上的石墩,蹲下身来,细看水边的一片莲花时;当我站在金沙涧前,手搭凉棚,眺望远处苍翠的青山时,我真的感觉,倘若我不是进入了梦境,就是走进了时间隧道,时空倒转一千年,我回到了婉约清癯、低吟浅唱的宋朝……

    页码:[1] [2] [3] [4] [5] [6] [7] [8] 第5页、共8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快乐旅行网 All right reserved